由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Thomas R. Gingeras和西班牙巴塞羅那基因組調控中心的Roderic Guigo*的一個研究小組,鑒別出了人類和小鼠中表達水平在相對限制的范圍內變化的6600個基因。
他們發現,這種表達限制與它們基因序列的相似程度無關。不論該研究小組鑒別出的這6600個基因在小鼠和人類中已進化至,不論是在乳腺組織或肺組織中;也不論是在上皮細胞或神經細胞中,其表達在大約100倍的范圍內變化。而剩余的三分之二的表達基因則能夠在10萬倍以上的范圍改變它們的表達。
此外,Gingeras和合作者們還發現當比較從雞到人類6種極為不同的動物物種時,它們仍然共同有2500個基因的表達嚴格地限制在相同的狹窄范圍內。科學家們說,這表明了這種調控機制在進化上非常古老,因此極為重要。
這些出現在《自然》(Nature)雜志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并且當前公布在生命科學預印本biorxiv.org上的研究結果,是小鼠ENCODE(DNA元件百科全書)項目在幾家科學期刊上發布的大量研究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一團體在今天發布于《自然》(Nature)雜志上的4篇研究論文中報告了一些共享研究結果。這項研究工作調查了參與調控小鼠和人類基因組的一些遺傳和生物化學程序。
同時,該團體還發現了一些強有力的線索解釋為什么小鼠中的一些過程和系統,例如免疫系統、代謝和應激反應會與人類如此的不同。基于多年的小鼠和基因調控研究,他們開發出了一種資源來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小鼠和人類之間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如何書寫在它們的基因組中。
這些研究結果有可能從整體上提供了,有關基因調控和對哺乳動物生物學至關重要的其他一些系統的新見解。他們還提供了一些新信息確定何時以及在哪些細胞類型和組織中,小鼠是研究人類生物學和疾病的適當模型,并且有可能幫助解釋它的某些局限性。這事實上是Gingeras和同事們在新論文中報告的這項研究工作的意義之一。